NBA

  发布时间:2025-07-06 08:39:31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割地称臣网-。

临近春节,花卉各地的市场售旺花卉市场也迎来销售旺季,不少市民纷纷赶在年前到花店采购鲜花、迎销迎新绿植,季年迎接新年的宵花到来。那么,走俏NBA今年泉州的花卉花卉市场情况如何?昨日,记者就此走访泉州市区多家花店及花卉基地了解情况。市场售旺

花卉市场迎来销售旺季 年宵花走俏迎新春

市民在花店内选购年宵花

市民购花热情高

花店年宵花热销

记者走访泉州中心市区多家花店看到,迎销迎新品种丰富的季年“年宵花”(主要是指在春节前后上市销售的花卉,所以又被称为年销花卉)琳琅满目、宵花争奇斗艳,走俏有蝴蝶兰、花卉冬青、市场售旺百合、迎销迎新腊梅等,不少花卉还被装饰上了中国结、红灯笼、彩带、虎图案卡片,吸引不少市民进店选购。88看球直播高清亚冠

“我最喜欢的花是百合,因为它寓意着家庭幸福和生活美满。”谢女士刚在丰泽街一家花店里选购了一大捧百合,价格200元。据她介绍,除了百合花,每年流行的新款花她也都会购买,买来的花主要用于装点家里和为家人祈福。

在丰泽区田安北路的一家花店,市民吴先生选购了五盆大株蝴蝶兰,88看球直播高清俄超每盆价格在700元左右。“我自己家里留一盆,其余的要送朋友。”吴先生介绍,蝴蝶兰颜色鲜艳,象征事业发达,是逢年过节送人的首选。

钱女士有两家花店,因近期订单陡增,她忙得不亦乐乎。“每到年底,市民出于送礼、求福、装饰等原因都会买花,花的销量都要比平时增加80%以上。”

花苗北上助力冬奥

基地花卉即将售罄

近年来,蝴蝶兰逐渐成为市民的“宠儿”。昨日,记者走访位于洛江区马甲镇永安村的蝴蝶兰基地,了解今年蝴蝶兰的培育及销售情况。

走进基地花棚内,只见偌大的花架上摆放的蝴蝶兰并不多,零星可见几位正在选购的市民,两三名工作人员在忙碌着。临近春节,本应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的花卉基地为何不见往年场景?

“今年比较特殊,花都被提前预订走了。”永安村党支部书记杜振忠告诉记者,目前基地每年大约能培育出18万株可开花的蝴蝶兰花苗,品种可达到七八十种,主要销往大泉州区域内的各个鲜花批发市场。今年基地培育的蝴蝶兰即将售罄,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由于今年年宵花热销时间有所提前,很多市民和企业在本月初已提前购买,现在基地内精致的大盆花大多已有买主。另一方面,去年10月份基地内有近3万株大株的红色蝴蝶兰花苗被上海、山东、天津等地的经销商高价买走,称培育后将投入北京冬奥会,用于布置会客厅。

杜振忠介绍,蝴蝶兰属于年宵花,色彩喜庆,花期又长,深受市民喜爱。每到春节前,专门到蝴蝶兰基地选购蝴蝶兰的顾客络绎不绝,很多消费者在选购时还会在基地内与鲜花合影。但今年由于大株的花苗都被提前买走,所以基地主要走“小而美”的销售路线。

那么,今年的蝴蝶兰价格如何?杜振忠告诉记者,今年蝴蝶兰的售价较往年有所上涨,一株价格在45元至55元不等。上涨的原因,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怕滞销都减产,市场上的蝴蝶兰数量减少。另一方面,如今的生活水平提高,买几盆鲜花增加喜庆气氛更是成为一种“时尚”,购花的人也越来越多。 (泉州晚报记者 魏晓芳 杨泳红 文/图)

相关文章

  • 世遗泉州魅力绽放 春节七天旅游收入8.69亿元

    2022年春节假期,泉州各地精准把握“就地过年”文旅市场需求,有效构建“福”文化品牌体系,创新文旅服务形式,丰富文旅产品供给,营造出欢乐喜庆、文明祥和、
    2025-07-06
  • 声动中国 丨童真,永不褪色!

    实验室的灯光里闪烁着儿时仰望的银河精心绘制的蓝图上映照着童年垒砌的积木每个你我创造奋斗的身影都呼应着童年时的希望与梦想今天6月1日)是六一儿童节快来一同踏上这段时光之旅重温童年,守护美好!
    2025-07-06
  • 【文化中国行】山西晋祠:跨越千年的古建博物馆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山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众多古建矗立在三晋大地表里山河。位于山西太原的晋祠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跨越时代最久远、保存最为完整的唐宋祠庙式古典园林,对于研究古代建筑、雕塑碑
    2025-07-06
  • “智”耕向日葵田、猕猴桃机械授粉 农业科技助力丰产丰收

    央视网消息:目前,正值夏季耕种繁忙时节。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传统的向日葵耕种被赋予了新的活力。往日人拉肩扛 如今智能播种 、总台记者 于文波:我现在就是在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向日葵的核心种植区。在
    2025-07-06
  • 泉州:小小“好厝边”送元宵好礼

    赏花灯,并为喜欢的花灯投票。 学校 供图东南网2月14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这些花灯这么可爱,是谁做的呀?”“是我们‘好厝边’那些孩子们制
    2025-07-06
  • 文明乡风入心坎 村民日子好起来——多地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观察

    新华社广州5月22日电题:文明乡风入心坎 村民日子好起来——多地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观察新华社记者熊嘉艺、赵彩琳、赵久龙岭南古村的文化延续、边陲村寨的火塘共话、苏北乡村的志愿温情……近年来,广东、云南、江
    2025-07-06

最新评论